电话:028—87265009联系微信号czrc114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崇州新闻

崇州旅游金三角“街子—怀远—元通”古镇群落文化示范线

来源:崇州 时间:2015-03-12 作者:崇州人才网 浏览量:
特色:文化遗产,唐韵清风。走向:街子镇——怀远镇——元通镇——锦江乡——崇阳镇。主要节点:古寺,街子古镇,怀远古镇,元通古镇,罨画池公园片区(罨画池、州文庙、陆游祠、宫保府、天主堂)


崇州地处天府之国腹心,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、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成都平原都市群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。这些优势,是我市建设古镇文化示范线的重要支撑。

“街子——怀远——元通”
国内罕见的“金三角”古镇群落

街子、怀远、元通三镇位于我市北部山区沿线,新的川西旅游环线将三镇紧紧相连,三镇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。同时,三镇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街子为古青城县城所在地,怀远镇为古分州所在地,元通在明清时期为繁华的水陆码头,是岷江流域山货的集散地,商业文化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会馆文化曾十分发达。在如此小的范围内聚集三个文化底蕴不同的古镇,这在全国都十分罕见。
街子 唐韵清风,山水小镇
街子古镇位于凤栖山下,与青城后山连接,曾为古青城县治所所在地。古镇不仅得山灵水秀之惠,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多座寺庙,宗教古迹随处可见。现存千亩原始森林,千年银杏、千年古楠、清代古塔,清末民初古建群落,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等文物古迹二十余处。
·重要节点:光严禅院
光严禅院又称古寺, 始建于隋、重建于唐。自明代起,古寺就声名远播,缅甸、印度的喇嘛都远道而来,竭诚膜拜。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叔父和孙子建文帝均曾在此出家避难,古寺因此在中国佛教丛林有着“皇家寺院”的特殊地位,被誉为“西川第一天”。
街子古镇作为我市旅游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,目前已顺利通过了国家4A景区的验收。古镇建设正快速推进,已完成了古镇核心区风貌整治,御龙桥圣灯广场、环山渠商业街、凤栖山森林公园、伴江游道、廊桥、牌坊、下银杏广场、味江河河道综合整治等旅游项目正紧张推进,一座古色古香的山水小镇呼之欲出。

怀远 阡陌纵横的民清古城
怀远古称“分州”,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,成都市有名的书画之乡,素有“蜀门”之称。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西晋。
怀远古镇以街多、巷多闻名。清乾隆年间,古镇已有东南西北4条街道,清光绪初年又增至8条街道,到解放初期,怀远街巷已有21条、后又陆续新建拓宽了不少街道,加上有庙宇、宗祠、会馆、教堂等古建筑,其规模在川西都非常少有,因此,省市有关古镇保护专家在参观怀远后指出怀远古镇的规模之少见,完全可以以“古城”称之。
·重要节点:“藤编”与“三绝”
怀远作为连接三县(市)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,孕育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“怀远藤编”和“怀远三绝”。
怀远藤编工艺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,近年来发展迅速,并赢得了“中国西部藤编之乡”美誉。怀远名小食冻糕、叶儿粑、豆腐帘子,将巴蜀风情和民间饮食工艺融为一体,风味独特,被誉为“三绝”。
目前,怀远镇利用2000万元古镇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对正东街、小东街等几条古街进行了维修保护和立面改造。此外,以洄澜塔为核心的古镇形象打造也在酝酿中。
元通 极具文化底蕴的“原真”小镇
元通建镇于东汉,明正统年间将宋代所建圣佛寺更名为圆通寺(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曾在寺内留宿),遂为镇名。民国时,为方便书写,后将“圆通”改为“元通”。
元通因地处川西平原,物产丰富,加之水陆交通便利,形成了繁华兴旺的商业氛围,其时,“江中舟舻,上下转运无数。”因文井江、味江、泊江在此汇流,又有“三江聚财汇圆通”之誉和“小成都”之称。从空中鸟瞰元通,大片青瓦屋顶,沿河鳞次栉比,临河而居,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,一派江南水乡韵味。
·重要节点:民清院落、水陆码头、天主教堂
元通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,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物资源。镇内现存古迹有永利桥、罗氏公馆、黄氏公馆、黄氏祠堂、元通天主堂、王国英故居、铁杆桥等,分别为省级、成都市级和崇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目前,4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已经到位,元通镇将运用这笔古镇重建资金进行文物修复、恢复和院落保护。目前,惜字宫等修复性工程已经启动。
崇阳镇 国保凝聚的“唐风宋韵”
崇阳镇是一座有着1700年历史的古镇,它既是崇州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,也是一座有着深厚文明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。1991年,崇阳镇被列为首批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”。
·重要节点:罨画池、州文庙、陆游祠、宫保府、天主堂
始建于唐、兴盛于宋的罨画池,被全国园林界公认为川西园林建筑艺术的传世精品;为纪念两任蜀州通判陆游而建的陆游祠,是全国唯一与绍兴沈园并重的陆游纪念专祠;正在逐步形成西部孔子文化中心的州文庙,是全省保护最完整、成都地区唯一的木结构文庙。
三座名胜毗邻而居,三位一体,相得益彰,与城外的紫竹古城遗址和双河古城遗址交相辉映,齐享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殊荣。再加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爱国名将、陕甘总督、一等昭勇侯杨遇春故居“宫保府”,共同构成了崇阳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核心。
目前,罨画池、州文庙、陆游祠已纳入灾后重建文物保护规划,市文化部门也提出了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唐风宋韵的思路,保护工作将全面展开。

形成古镇群落,才能凸显优势

“古镇文化示范线”如何凸显优势,真正体现崇州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唐韵清风神韵?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长期关注古镇保护的专家。
李小波(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、教授):
国内目前已经形成“江南古镇”,“皖南古村落”等区域性旅游品牌,而成都古镇还处于单打独斗阶段,不利于凸显整体优势。
文化的建设亦即文化的交流,必须先有个主宰,此文化方可不断充实。形象一点说,就是百年记忆,把历史带到大家身边。唯此主宰方可使古镇文化得以充实,而不至于被侵蚀。对于把什么样的记忆、什么样的历史带到大家身边,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古镇的历史与文化了,它必须到大的地理背景之中去找它的共通性——“川西文化”。就目前而言,打“川西文化”概念,树古镇旅游品牌,不失为一条好途径,也符合古镇文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和大背景。
施权新(市文管所工作人员):
元通、怀远、街子三个古镇集中在一个片区的现象在全国都少有,而且三个古镇代表的文化各不相同,整合起来,就是我国清代社会的缩影。
肖黎(市政协诗书画院院长):
元通、怀远、街子一线,这是我市文化资源“原值”最大的一个区域。元通古镇的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占80%左右,其“原值”在成都周边地区的古镇中绝无仅有。

规划先行 突出特色

采访中,市文化局局长李超认为,打造好这条文化示范线,首要的是规划先行,并精心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化定位。
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认为,规划要注重古镇的“原真性”,注意历史信息、历史痕迹的保留,城镇肌理及空间尺度的延续,同时要讲求古镇规划的“多样性”,要充分挖掘古镇物质及非物质遗存资源,打造多姿多彩的旅游古镇;要适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,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;要坚持政府引导,充分引进社会资金及群众参与的原则对古镇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。
记者从市规划部门了解到,针对街子——怀远——元通三个古镇的“金三角”分布以及地处龙门山南北旅游发展带的优势,规划将挖掘三个古镇的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,利用“三位一体”布局和区位的唯一性,依托周边便利的交通优势,承接龙门山旅游功能的辐射,以古镇文化示范线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,推出“看龙门、游古镇,居北部、品乡村”的特色旅游品牌,形成“龙门古镇——北部乡村”主题旅游经济圈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9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崇州人才网 蜀ICP备08107611号-5 网安备案号:51018102000024

地址:四川成都市崇州市 EMAIL:czrc114@qq.com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